新葡萄8883(中国)VIP官方认证 - 百度百科

鄱阳湖40天缩水69% 大片可通航水域消失

分享到:

鄱阳湖40天缩水69% 大片可通航水域消失

2022年08月29日 04:10 来源:华西都市报
大字体
小字体
分享到:

  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江西摄影报道

  “我在鄱阳湖当了20多年渔民,从没见过旱得这么早的时候,见证历史呀。”8月21日下午,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记者在江西省南昌市南矶山自然保护区,遇到了驾驶三轮摩托车前往鄱阳湖区深处的向阳村村民魏治福。他计划拍下湖区内的景象,发给外出打工的同乡。

  搭上魏治福的摩托车,记者和他一起沿河道进入湖区。驶出500多米后,逐渐稀疏的草洲被干涸开裂的黄白色河床所替代,一眼难望见尽头,脚下随处可见干涸而死的河蚌、螺蛳,有的外壳已经破碎,渗入干燥的黄沙。

  再前行约2公里,河床由“戈壁”变为黑黄色的潮湿泥土,车轮逐渐下陷,空气中弥漫着浓烈腥臭味,行船河道在此断流,没有与更远处的湖水相通。

  魏治福向记者指出臭味的来源——藏在河床深处的大量河蚌,正在高温中死亡、腐烂。魏治福通过掂量河蚌的重量来判断它们的生死:“重一些的还活着,轻一些的死了,脱水就变轻了。”

  经过翻找,只有少量壳厚坚韧的“三角蚌”还在等待雨水的来临……

  2022年7月以来,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与其所在的长江流域遭遇了一场“世纪干旱”。根据水利部此前通报的数据,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4.5成,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。鄱阳湖接连刷新1951年有记录以来,最早进入枯水期、低枯水期的纪录。

  鄱阳湖作为长江上最大的过水型湖泊,在长江干流水位下降的背景下,持续“失水”入江,40天内缩水69%,由湖变河。截至8月26日,仍在以每天消失2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萎缩。记者从江西省水利厅了解到,本轮旱情已对鄱阳湖沿岸人民的生活、生产、生态用水带来严重影响,除采取各类紧急措施抗旱保供水外,江西将重点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前期工作,以工程措施降低长江上游来水对鄱阳湖的不利影响。

  影响农业

  江西全省近14%农作物受旱

  3.8万公顷绝收

  7月至9月,是中稻、晚稻等农作物大量需水的时节,鄱阳湖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稻米产区。

  8月23日中午,记者在江西省庐山市星子镇见到了承包2500多亩农田的种粮大户程昭元。他正在为无水灌溉而枯死的稻田发愁。

  程昭元有着十多年的务农经验,田里分别种了再生稻、中稻、晚稻,每年从4月忙到11月。“几种水稻耕种和收获的季节不同,可以均摊人力,也降低一些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。今年我们再生稻的收成不错,第二季已经收割了。中稻、晚稻则很不乐观。”

  在程昭元的带领下,记者和他一起走入一处地势较高的稻田,正在灌浆期的水稻变得枯黄,稻穗“颗粒无收”,旁边地势低一些的稻田还保持着绿色,稻田旁的引水河道已干涸见底。程昭元拔掉了河道旁抽水机的电源:“没有水了。再不下雨,过几天那些还绿着的稻子也要死了。”程昭元的稻田没有打机井,他解释道:“我们过去都是用池塘、鱼塘、小湖泊储水灌溉,之前最早的旱情从8月份才开始,今年却是7月就开始旱,塘里的储水现在全用完了,近百亩稻田眼看都要绝收。”

  记者从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,截至8月26日,江西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40.9万公顷,绝收3.8万公顷,直接经济损失32.9亿元。根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核算的全省耕地面积4391万亩计算,目前江西已有接近14%的农作物受灾。

  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研判,部分地区旱情将进一步蔓延加剧,要求各地、各部门做好应对“抗大旱、抗久旱”最不利情况的思想和行动准备。

  8月22日,记者走访九江市永修县了解到,当地在启用原有抗旱设施外,采取新增机井、拦河筑坝、人工增雨等举措保灌溉,保秋粮。地势低的地方用地表水,地势高些的地方用机井。

  永修县九合乡四合村种粮大户陈全水,种了500多亩水稻,正在灌浆期的晚稻和冬稻自7月以来主要靠抽取地下水灌溉:“今年干旱,用水量大,地下水位也低。抽水灌溉的成本从之前一亩地七八元涨到了10多元。”陈全水每天多次到抽水机旁检查,生怕出现故障。

  修河,是鄱阳湖水系的五大河流之一。永修县水利局副局长郝以平表示:“永修从7月份起就没怎么下雨,我们每天从上游的柘林水库申请释放库容到修河,以保障下游的生活、农业用水。”

  郝以平介绍,永修全县278座提灌站已累计从河里取水0.3亿立方米。“如果没有水库补水,取水量这么大,修河很可能已经断流。”

  永修县农业农村局粮油技术股负责人熊军表示:“对于受灾农田,我们督促农业保险及时理赔。其中绝收的农田,如天气变好下雨,我们会免费提供种子,补种经济作物。大家现在都在等雨、盼雨,不下雨,灾情还会继续扩大。”

  影响航运 湖变河致大船变小船 运输航运成本增两成

  长江是中国内河航运最发达、运输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忙的通航河流,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。农历的3月份到农历8月份是长江航道的黄金期,今年出现的“汛期反枯”让长江主航道水位提前持续下降,船舶航运显著成本增加。

  据央视新闻报道,8月16日,长江荆州段,有一艘来自江苏张家港的货轮停靠在沙市码头,这艘货轮的运力本可达到11000吨,满载时最大吃水量为7.1米。但因为河道水位降低,这艘万吨级的货轮“大材小用”,只装载了8200吨的玉米,把吃水量控制在4.3米。

  为了避免航行货船发生搁浅,保证船舶锚泊安全,长江沿线多处航段也在进行疏浚、水上管制。

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的风云气象卫星监测图像显示,截至8月26日,快速缩水的鄱阳湖已由湖变河,大片可通航水域消失。

  同日,船讯网数据显示,鄱阳湖流域仅有经庐山到都昌,经庐山过诸溪河口进赣江往吴城、南昌方向的航线还有船只通行,前往鄱阳县的航道已无货船的航迹。

  江西赣北航道事务中心庐山航道段综合办刘主任向记者解释,鄱阳湖航道上运送的主要货物为砂石和煤炭,其中火电用煤在枯水期也有很大需求。目前鄱阳湖缩水至只剩下中间的水道,宽的地方有百米左右,最窄的地方仅有几十米。

  “赣江上游的河道里已经出现浅滩,1000吨级的货船都需要小心通航。”刘主任说。

  东毅港是庐山唯一的商用船舶码头,8月23日,记者到访时见到,东毅港码头上堆满了待运的河砂。

  东毅港经理罗鸿表示,因为今年上半年上海、江苏等地的疫情,进出鄱阳湖的运砂船比往年少了很多,现在航道变窄,将会使货船的货运成本至少增加2成至3成,增加的成本最终会流向产业内的上下游。

  据《江西省“十四五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》,鄱阳湖区设计通航船舶将以1000至2000吨级、2000至3000吨级为主,兼顾5000吨级船舶。随着汛期内水位的持续下降,鄱阳湖湖区通航能力,距离该发展规划的差距将越来越大。

  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8月23日,江西水利部门对鄱阳湖的枯水情况提出了五个方向的对策,其中在强化工程措施方向计划落实水利投资435亿元,加快全省2331个水利项目建设,重点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前期工作,以工程措施降低长江上游来水对鄱阳湖的不利影响,实现“江湖两利”。

  据江西省气象局8月28日消息,目前江西雷雨增多,多地气象部门抢抓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,冷空气也将在本周到来,高温天气有望告一段落。

【编辑:叶攀】
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4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评论

顶部

XML 地图